在人手一機的世代中 每天不斷盯著銀幕不斷吸收四面八方來的資訊已是日常
但為何在社群熱絡的虛擬世界中 無法獲得實際生活的充實滿足感 甚至內心更加寂寞呢??
這篇文章的議題讓我覺得非常具有吸引力 從不同觀點去理解現代青少年的社群成癮背後的狀態 透過分析數據更深度了解這存在已久的文明病 一起來看看自己是否也是沉迷社群的一員吧!
//文章轉載自// Cheers
撰文者:創新拿鐵│Crystal
原文:臉書、IG好友這麼多,為何活躍於社群的年輕人卻愈來愈寂寞?
為何在社群網路如此普及的現在,活躍於社群的年輕人於卻愈來愈寂寞?
寂寞不是病,但突然來襲時足以要人命。因應這種「文明病」,諸多服務因應而起。例如:一波接一波的交友軟體竄出,租借男女朋友的服務。
但人們還是寂寞。這篇文章談「是什麼讓我們更寂寞?」,以及解決寂寞的新興作法。
1.年輕人比老年人更寂寞?
網路看似把每個人都連結在一起,但並沒有消除寂寞。
美國知名保險公司Cigna(信諾集團)在2018年調查超過2萬名18歲以上的美國人,發現有46%的受訪者有時或總是感到孤單,27%的受訪者說很少或甚至完全感受不到有人了解他們。「高達半數的美國人感到寂寞,這令我非常意外。」
推出這份調查的Cigna CEO David Cordani接受NPR採訪時說道:「更令人意外的,Cigna的調查同時指出:年輕人比其他年齡層,更容易感到寂寞。」
Z世代(出生於1990年至2000年初的世代),寂寞指數比年長的千禧世代、嬰兒潮世代都還高,這也造成他們在健康上的風險。
Cigna在報告中指出,心理、生理健康,和人際關係的健康是連動(這大概也是為何Cigna這個提供健康保險的公司要做這個調查的原因)。
跟人們一般「老年寂寞」的刻板印象不同──青春正好、尚無家庭負擔的年輕人,一樣感到寂寞,甚至更多。一些研究指出,這可能跟年輕人怎麼使用社群媒體有關。
2017年,聖地牙哥州立大學(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)的心理學家Jean Twenge研究指出,過度沈浸在社群媒體與電腦螢幕中,可能會讓美國青少年憂鬱和自殺的機會增加。減少看螢幕的時間,多些面對面的社交活動,可有效地減少這個可能性。
另外,怎麼使用社群媒體也影響了使用者的寂寞程度。
美國楊百翰大學(Brigham Young University)的心理學家Julianne Holt-Lunstad研究發現,當人們是被動地使用社群媒體時,負面影響較高。
這也不難理解:單純看看別人最新動態,可能容易對朋友們發布出的光鮮亮麗的動態產生「比較心」,進而羨慕或自卑。
但當人們把社群媒體當成主動與別人建立關係、甚至建立實體互動時,社群媒體帶來的正面影響就會多一些。
年輕族群的生活方式,可能也是讓他們容易寂寞的主因。如今的年輕世代是逐工作而居的「遷徙世代」。
每次遷徙,都需要從頭建立耗費數年建立的人脈關係網。
愈來愈晚婚、晚生,甚至不婚的年輕世代,延後建立家庭支援網絡,工作時間愈來愈長,往往生活圈只剩下公司、家裡兩點一線。
2.「把社群媒體當零嘴」,零食吃多讓人胖
寂寞要如何克服?為何在社群軟體裡兜兜轉轉,依然沒辦法解決心底的空虛?
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內科醫生Jeremy Nobel專攻「寂寞」與「孤獨感」,他提出「把社群媒體當零嘴」的概念,認為就像日常飲食一樣:
零食拿來當調劑的娛樂很好,把他當正餐吃反而會營養不良。同樣的,社群媒體若是「適度攝取」很好,但過度攝取,則有害健康。
社群「零食」攝取量一天多少才算理想?答案是30分鐘。
常春藤名校賓州大學(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) 2018年針對143名大學部學生研究,發現學生將一天上Facebook、Instagram、Snapchat的時間限縮在30分鐘,維持3個禮拜,就能夠有效降低孤獨感與憂鬱的程度。
雖然社群媒體成立的初衷是讓人們更有效的連結彼此,但看來減少社群媒體的使用,才能減少人們的寂寞與孤獨。
30分鐘?你可能覺得太短了(我也這麼覺得……),但是就像戒糖一樣,這是審視自己不由自主「吃甜食」、「滑社群」內在原因的契機。
3.如何有效戒掉「社群成癮」
首先,Jeremy Nobel醫生建議,要認真、誠實地問自己:「為什麼我一直滑社群網路停不下來?」
社群是不是被用來取代了一些在現實生活中本來可以做的事?譬如拜訪朋友、讀一本書、在大自然裡散步,或參與攝影、寫作、烹飪等課程?仔細審視讓你停不下來刷社群媒體的真正原因。
第二,審慎挑選可以幫助你建立真實人際關係、進入適合社群的社群媒體。
各家社群媒體的特色大不相同。Jeremy Nobel認為:Facebook的貼文往往帶有一點「炫耀」成分,容易讓人們落入「跟他人比較」的情緒;而Instagram比較多的是創意表達與影像的展現;Twitter更對話式,但當被惡意留言群起圍攻的時候,就會帶來夢魘;約會App可以是通往愛情的捷徑,但也可能讓我們面對太多拒絕而輾轉難眠。
社群媒體,有時是一種「飢餓遊戲」。
注意到社群用戶間「比較」帶來的副作用,Instagram 2019年起推出測試版的App,打算移除照片上的按讚數,以及影片的瀏覽數。
這個新的App已經在澳洲、巴西、加拿大、愛爾蘭、義大利以及紐西蘭等地進行測試。
「我們想測試這個新功能,是因為我們希望追蹤者能專注於創作者分享的照片與影片,而不是他們得到多少讚。我們不希望Instagram變成一種競賽。
我們希望這樣的改變能幫助人們專注投入說一個好故事,而不是按讚的數目字。」Instagram的發言人Devi Narasimhan接受Crunchbase採訪時這麼說。
4.結合「社團」與「住宿」的宿舍式公寓,讓你不再寂寞?
減少社群成癮,只是讓人們多出時間可以開發實體世界中的關係。但當生活變成家裡、辦公室兩點一線的狀態時,去哪裡開發實體世界的關係?許多實體社團因應而起,如創新拿鐵之前寫過,以職業女性為主的實體社團The Wing。
此外,結合「社團」與「住宿」的新生意也因此誕生,正是近年竄起的「Co-Living」(共同住宿)風潮。
Tribe是一間從紐約布魯克林起家的新創公司,主打的是「讓你認識新朋友」的宿舍式公寓。Tribe在布魯克林多個地點提供住戶單人房或多人房的床位選擇,價格從750美元到1700美元不等(※如今的紐約,即便在布魯克林或皇后區,一個人租金也很少少於1000美元),但廚房、衛浴都是共用的。
這跟大學宿舍,或年輕人剛出社會時租住的雅房(不含衛浴)有何不同?差別就在「社團」屬性。要進住,還得填寫申請表,回答「你認為自己的哪些特質適合成為Tribe的一份子?」,就像工作面試。
遞出申請表後,Tribe會審視申請者的興趣、個人特質是否符合現有這間公寓的文化,申請者還需要通過視訊面試、信用紀錄審核才可入住。也因進駐之前審查過住戶的興趣與個人特質,這些住戶更有潛在機會成為朋友,建立深刻關係,而不僅僅是打個照面的室友。
Tribe也會定期舉辦讀書會、瑜珈課、寫程式workshop還有BBQ來讓住戶交流。Tribe的CEO Ben Smith在Vox的採訪中說,「真正的產品,其實是住在裡面的人。」這樣的服務,在紐約、舊金山這種湧入大批年輕外地人的城市受到歡迎。
許多選擇Tribe的年輕人,不僅僅是因為房租,也因為可以有個歸屬感。在台灣,類似的概念早在2015年就在台北誕生。玖樓共生公寓就是其中代表。由一群租住在台北的年輕人創立,透過改造台北的舊公寓,提供年輕世代一個有溫度、在都市叢林中有人與人連結的生活方式。
但這不代表共同住宿適合每個人。Tribe也發現,能夠順利融入這個共宿式社團的人,除了要有主觀意願(自己願意加入團體)外,還要具備一定程度的社交能力──例如:走出自己的房間。
雖然Tribe的前期審核做的嚴格,但還是難保證每個通過的人都能順利融入。要打破寂寞,終究還是自己要願意踏出第一步,主動去建立有意義的人際關係。
寂寞,這個現代人的「文明病」,是日新月異新科技帶來的附加產品。
雖然市面上因應的解方層出不窮,但最終解方還是回到自身:為什麼感覺到寂寞?而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去打破這種寂寞?
看透按讚數背後的虛無,重新體會實體的溫度,或許寂寞感都是一種讓我們重新審視生命的契機,調整活出自己真正想要的快樂。
看完這篇文章之後是不是也覺得寫中了自己的某些狀態呢?
網路社群普及化雖然可以在虛擬世界中創造無限商機 但實質上也取代了很多人性化的接觸
我們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些社群成癮的通病 不過及時調整都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現在就趕快離開電腦座位吧!
去做些讓自己開心的事 和家人朋友們多些互動 真實生活才是最重要的唷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