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/劉鳳珍
//文章出處// Cheers雜誌第73期
不管從採訪記者、或是今年「最佳企業雇主獎」評審團的角度去認識玉山銀行,「團隊」這兩個字,保證是你在拜訪這家公司時,每隔10到20分鐘就會聽到的話。初聽幾次,你不見得相信這兩個字被貫徹的程度,但深入玉山銀行後,現場所有人都會對所見識到的「團隊力」,豎起大拇指。
不管從採訪記者、或是今年「最佳企業雇主獎」評審團的角度去認識玉山銀行,「團隊」這兩個字,保證是你在拜訪這家公司時,每隔10到20分鐘就會聽到的話。
初聽幾次,你不見得相信這兩個字被貫徹的程度,但深入玉山銀行後,現場所有人都會對所見識到的「團隊力」,豎起大拇指。
不能小看的團隊力
印象1,玉山銀行從新進員工前6個月的教育訓練期開始,便讓菜鳥強烈感受到何謂「團隊合作」。前兩個月,所有人一律住在訓練中心密集受訓,任何課程或考核,都以「團隊」為對象。
「考試時,小組內有一人考不好,我們不會只怪那個人,而是提醒團隊沒有做好分享工作,甚至指導的學長姐都有責任,」不只人資長王志成這樣說,評審團隨機抽訪的員工中,也有人提及。
印象2,這幾年各銀行卯勁搶攻財富管理業務,以各種佣金激勵理財專員賣力銷售,但在玉山銀行,理財專員的表現不與佣金掛勾,所有業績目標是看部門而非個人表現。
印象3,兩年前玉山銀行併購高雄企銀後,在移交過程中,需要人力南下進駐。人力資源對內號召的公告一出,立刻有300多人主動報名,等於超過十分之一的員工表明願意離家1~2個月,協助新分行轉型。
聽完這些後,當你還沒從「團隊力」的強烈震撼中跳脫出來時,緊接著玉山銀行員工又以有紀律且溫暖的笑容包圍你。
當評審走進分行、各樓層辦公室參訪時,所有員工先後起立、點頭微笑,這一貫的反射性動作,你可以清楚分辨不是刻意造假,因為重視服務品質,每位員工一開始時,都曾是銀行大廳裡的接待員。
40個人參與併購談判,外資傻眼
對講究英雄主義的人來說,或許不容易在玉山的團隊文化中生存,但是對玉山的員工來說,超強的向心力,讓員工彼此間、以及公司對員工的「信任」遠超過一般企業、甚至其他最佳企業雇主。
近兩年,金融業的併購不斷,玉山也歷經過英國保誠人壽、新加坡淡馬錫集團的入股。併購談判過程中,一般CEO深怕風聲走漏、影響員工士氣或股價,決策人數幾乎都盡量維持在5人以下。但玉山銀行董事長黃永仁希望決策透明化,每次開會時,從他以下到各級幹部、乃至HR專員,動輒都有40人以上參與,令外資券商主管不免當場傻眼,還好意提醒策略長黃男州:「你們難道不怕員工洩密嗎?」
顯然這個疑問,玉山銀行從不擔心。在消息對外公布前,40幾位參與員工沒有人外洩任何資料。
94%經理人自己培訓
凝聚力高的企業文化,對人才培育有深刻的影響。
重視教育訓練的玉山銀行,1年的教育經費達7、8千萬,經理人大多自己培養上來。全行156個經理人中,有147位來自專門培育中階主管的「希望工程師」計劃,比例高達94%。
屬5年級生的策略長黃男州,是玉山銀行一手栽培的潛力人才。在紐約市立大學取得MBA學位後,在民國92年玉山銀行剛成立不久時便加入。當年他所獲得的教育訓練,至今依然扎實的延續著。「玉山的許多制度和理念,在成立之初就被定義清楚了,」他說。
CEO是企業文化的縮影
有多年採訪經驗的人都知道,要觀察一家公司的企業文化,從CEO的談話互動,約略能抓到7、8成。
玉山銀行的凝聚力,評審團在複審當天,就從創辦人兼董事長黃永仁身上找到許多答案。
每一位新進員工的第1堂教育訓練,黃永仁一定親自上場,每一期他平均花在新人身上的時間,超過10小時。
過去他擔任總經理時,常全省各地視察業務,2,000多位員工,他可以親口叫出8成的名字。
或許很難讓人想像,在流動率偏高的金融業,玉山銀行的流動率僅有8%,年資3年以上的流動率更不到3%。雖然規模不大,但它在金融業卻被稱為「模範生」,從員工的角度看,這個美譽也實至名歸。
評審挑戰性提問:
員工是否同質性太高?以及吸收外界優秀人才,需要更有吸引力?(悅智全球顧問公司董事長黃河明、天下雜誌群副總經理鄭宜媛)回答人:玉山銀行董事長黃永仁
金融產品沒有專利,新產品最多領先3個月,如果流程控管好,還有可能領先6個月。但是擁有向心力高的人才,領先期則是「長久」。別家銀行可能很重個人績效表現,導致最後10個人只能有7、8個人的力量,但在玉山,我保證10個人肯定能產生12個人的作用,我們是一群平凡人產生不平凡的力量!玉山銀行的團隊紀律,還可以從兩件小事看出。3千多位員工的網路問卷門檻須達50%,但玉山員工在兩天內便自發性的完成。
留言列表